
在教学一线,他是不断探索创新的先锋;在科研领域,他是挖掘知识宝藏的探险家;在体育赛场上,他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官……他就是武汉晴川学院基础课部体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黄埔。
从运动场到讲台的“多面手”
从教十余年,黄埔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为教育信条,将运动训练的专业背景与教育学深度结合,成为学生心中既能带队夺冠、又能革新课堂的“全能导师”。作为基础课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校级教研项目1项、参与6项,编写体育教材2部、参编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多次斩获校级科研成果奖励。他的身影活跃在学术会议、体育赛场和教学一线,用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他不仅为学生们传授专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更将体育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学生心中,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因体育而绽放别样光彩。
创新体育教学:健康第一,让课堂“活”起来
“体育课不仅是强身健体的课堂,更是塑造人格的阵地。”黄埔始终秉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理念,将传统体育教学与创新模式结合。他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刻板模式,将“运动训练”与“兴趣导向”结合,设计出“模块化+竞赛制”课堂,引入飞镖、跆拳道等教学过程中,让课堂变得“新鲜有趣”。
为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他开发“分级教学法”:针对运动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差异化训练方案。例如,在飞镖课上,新学生从握镖、站姿基础学起,而校队成员则强化拆分技术练习。“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是他的坚持,一名曾因体能差自卑的学生在他的鼓励下,通过体测,感慨道:“黄老师让我相信,体育无关天赋,重在坚持。”
2021年,他主导的项目获校级立项。通过将校级运动会、省级赛事备赛融入日常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至95%,体测优秀率增长20%。一名学生感慨:“以前觉得体育课枯燥,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黄老师的‘体育游戏’!”
科研反哺教学:推动课程改革“加速度”
黄埔始终认为:“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他聚焦“体育教育学”研究方向,不断探索创新,并将学术成果巧妙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例如,基于对大学生运动心理的研究,他提出“分层激励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结合EI会议论文,他引入智能手环监测学生运动数据,实现精准指导。
课程创新:把赛场搬进教室
黄埔深知“实践出真知”,他将竞赛机制融入日常教学。在课程中,他设计“微赛事”环节:学生分组策划并执行小型体育比赛,从规则制定到现场裁判均由学生主导。一次飞镖比赛中,两名学生因计分规则争执不下,黄埔趁机讲解裁判技巧,并引申到“体育精神与公平竞争”的价值观。“这比课本上的理论更让人印象深刻!”学生反馈道。
此外,他积极推动“体育+科技”的深度融合,借助运动手环记录学生的心率、步数等关键数据,通过科学分析这些数据,精准评估训练效果。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运动状况了如指掌,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训练的动力更足了。
以赛促学:带领学生“征战四方”
“赛场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佳舞台。”作为国家级裁判员和资深教练,黄埔常年指导学生征战各类体育赛事。他组建“晴川飞镖队”,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培训学生,从技术指导到心理建设全程护航。
有学生回忆道:“黄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输赢不重要,敢拼就是赢’。正是他的这些鼓励,让我在赛场上不再害怕,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信。”
荣誉与责任:坚守初心的“教育匠人”
从教多年,黄埔收获了众多荣誉。他7次在校级年终考核中获评优秀,2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还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2021年,他在全国体能训练科学大会中凭借出色的研究成果斩获优秀论文一等奖;2023年,他精心编写的教案在校级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然而,面对这些荣誉,黄埔最珍视的始终是学生们的成长与进步。看到曾经体能差、不自信的学生变得阳光开朗,看到学生们在赛场上勇敢拼搏、实现自我价值,他觉得这才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宝贵的财富。
社会担当:推动体育教育的“破圈者”
身为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联盟副理事长,黄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牵头组织校际体育师资培训、联合教研活动,促进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
在裁判工作中,他同样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作为多项目国家级裁判员,他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融入到执裁过程中,不仅公正地评判比赛,还会适时地为年轻裁判和参赛选手提供指导和建议,因此被同行们亲切地称为“裁判导师”。
在奔跑中传递教育温度
从课堂到赛场,从教学到科研,再到推动体育教育的“破圈”发展,黄埔用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深刻诠释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深意。他常说:“体育是生命的诗歌,教师要做的,是帮学生写下最昂扬的篇章。”如今,他的学生们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有的成为了职业运动员,在赛场上继续追逐梦想;有的投身于体育公益事业,将体育的快乐传递给更多人;而更多的学生则把体育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这些学生的成长与蜕变,无疑是黄埔作为一名教育者最值得骄傲的“金牌”,也是他在体育教育这条道路上持续奋进的强大动力。未来,他将继续在自己热爱的体育教育事业上砥砺前行,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